‍

‍‍

2023年10月29日-2024年2月25日,阿那亚艺术中心持续呈现「相去几何」和「海边影像:阮纯诗」两场展览。

YIN HOTELS 特邀隐庐家人们通过艺术家们的“眼睛”洞察现代性的困惑,以艺术的触角探知广阔的世界。

 

·
·

 

图片

身处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流动与变化的生命体验给人们带来新鲜想象的同时,也形塑了一种新的困惑:面对更加广阔复杂的世界图景,人应当如何认识自我并真实地抵达世界。

 

困惑的时代母题激发了艺术家们观察和探寻世界的原初动力,他们借以创新多元的艺术方式表达个人对现代性的思考。阿那亚艺术中心近期新展「相去几何」和「海边影像:阮纯诗」集合了世界各地先锋艺术家和越南影像艺术家阮纯诗的重要作品,从不同维度呈现内嵌于现代性中的矛盾与张力,引发深思。

图片

 

「相去几何」和「海边影像:阮纯诗」展览于2023年10月29日—2024年2月25日在阿那亚艺术中心持续展出。作为阿那亚呈现先锋多元文化内容的开放交流平台,阿那亚艺术中心自开馆以来,现已经举办了十余场展览,包括群展「度日」「相去几何」等,以及安塞姆·雷尔(Anselm Reyle)、希尔维·夫拉里(Sylvie Fleury)、陶辉、加布里尔·库里(Gabriel Kuri)等国内外艺术家的大型机构个展,并呈现包括特别项目「海边影像」在内的一系列放映、讲座和工作坊等公共活动。

 

图片

 

走近阿那亚艺术中心,深入了解「相去几何」和「海边影像:阮纯诗」展览背后的深刻意蕴。在感官与心灵的交织碰撞间,捕捉细腻复杂的艺术情绪,在与作品的在场对话中,开启与创作者们同频共振的时代思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艺术家名单

 

曹舒怡

 

曺柱泫(Juhyun Cho)

 

张奕满(Heman Chong)

 

潘逸舟(Ishu Han)

 

蒋志

 

雅浸·金朝恩(Joeun Kim Aatchim)

 

李宇城(Woosung Lee)

 

梁志和+黄志恒(Leung Chi Wo+Sara Wong)

 

普拉·皮亚斯塔普恩(Prae Pupityastaporn)

 

铁木尔·斯琴(Timur Si-Qin)

 

唐潮

 

帕姆·维拉达(Pam Virada)

 

王拓

 

瑞秋·尹(Rachel Youn)

 

朱荧荧

 

 

阿那亚艺术中心荣幸呈现群展「相去几何」,展出来自15组艺术家的近 50 件作品,其中6位艺术家将呈现由此次展览委任创作的新作。「相去几何」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论述,它传达出一种抽象的或模糊的距离感——既是在物理意义上,也是在隐喻意义上——涉及到与之“多少”“到何种程度”或“何以”等问题。这一概念回应了展览的英文标题「How Far, How Close」(多远,多近),描述了一种在进退之间徘徊的状态——看似相去甚远,实则相差无几。 
图片

帕姆·维拉达,《回家》,2023

 

不锈钢链条、尺寸可变

 

 

在当下这个各种力量彼此纷争、混杂和碎片化的时代,物理和心理经验的两极分化似乎印证了当下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将历史与当下、此地与彼岸、主体与他者转化为共同的主体性经验;主体如何在脆弱的生存现实中弥合差异和跨越藩篱,这些问题构成了展览「相去几何」的主题。
 
图片

帕姆·维拉达,《回家》,2023

 

不锈钢链条、尺寸可变

 

 

「相去几何」展览试图将距离感与流离的情绪具体化,引领我们探索关于身份、归属、距离中的抽象性之问题。这些问题使我们对地理边界提出了质疑,唤起了复杂的情感反应,它们不仅与流动经验中的自我确认相关,还关乎到我们如何在社会的多元化议程中寻找方向。
 
图片

瑞秋·尹,《贪婪》,2022

 

人造花、按摩器

 

81.3 × 35.5 × 22.8 cm

 

 

贯穿整个展览空间,唐潮、王拓、张奕满(Heman Chong)和瑞秋·尹(Rachel Youn)的作品表达了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在强调了个体性和隐私的同时,也抵抗着结构性限制与泛化。这些作品促使我们更加细致地理解感性,同时探索了亲密及其在不同尺度下产生的影响。
 
图片

瑞秋·尹,《俯卧》,2023

 

指压按摩器、人造干花,182 × 182 × 73 cm
图片

唐潮,《第一人称》,2023

 

双屏同步影像,彩色、立体声、4K

 

 

梁志和+黄志恒、曺柱泫(Juhyun Cho)、帕姆·维拉达(Pam Virada)和蒋志的作品以诗意化的叙事揭示了亲密与疏离如何共存,对离散文化——不再局限于国家版图和想象的边界,而是作为一种悬置于不确定性中的模糊状态而存在——提出了质疑。
 
图片

曺柱泫,《不着陆航班》,2023

 

单频道影像、4K、彩色、有声

 

9:15 min

图片

曺柱泫,《不着陆航班》,2023

 

单频道影像、4K、彩色、有声
9:15 min

图片

图片

蒋志,《海浪》,2022

 

1.85:1、5.1 声道、彩色
13:20 min
铁木尔·斯琴(Timur Si-Qin)和曹舒怡的作品以自然为隐喻,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挑战了传统关系;而朱荧荧和普拉·皮亚斯塔普恩(Prae Pupityastaporn)。在拒绝被线性叙事所简化,并否定固定坐标的前提下,试图在复杂的结构和对立中重建共识。
图片

曹舒怡,《牙刺之一》,2023

 

炻器,磷灰石,58 × 40 × 40 cm 

图片

普拉·皮亚斯塔普恩,《时机已到》,2023

 

布面丙烯,90 × 110 cm

图片

朱荧荧,《草药》,2023

 

布面油画,150 × 160 cm

 

 

潘逸舟、雅浸·金朝恩(Joeun Kim Aatchim)和李宇城(Woosung Lee)的创作描绘了多层身份与家庭、社群和更广泛的社会归属感如何交织在一起,从而挑战了固有的身份政治,展现了其中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张力。
图片

潘逸舟,《菠菜用日语做梦的日子 - 河北》,2023

 

纸箱,声音装置
图片
李宇城,《我们的快乐时光》,2017

 

布面水性涂料、水粉和丙烯颜料

 

210 × 70 cm、6 件 

图片

 

「相去几何」展览由客座策展人陈立和朴美珠(Mijoo Park)共同策划,由阿那亚艺术中心策展助理高良娇协助组织,并获得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和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的支持。
 
图片

 

「相去几何」展览

 

展期:

2023年10月29日-2024年2月25日

 

地点:

阿那亚艺术中心

 

 

 

图片
图片
阿那亚艺术中心荣幸呈现越南电影人和艺术家阮纯诗在中国的首场个展,展出影像作品《宾童龙的来信》(2015)和《如何改善世界》(2020-2021),它们是艺术家以原住文化为核心所创作的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一部和最后一部。
 
图片

阮纯诗,《如何改善世界》,2020-2021

 

三频道装置:循环影像,彩色、黑白,有声

 

45 min

 

图片
阮纯诗,《如何改善世界》(静帧),2020-2021

 

 

阮纯诗的实践超越了电影、纪录片、录像艺术、装置和行为表演之间的界限。她目前的创作焦点在于探索声音和听觉的潜力,以及图像、声音 和空间之间的多重关系,并对历史、记忆、生态、再现和未知抱有持续的兴趣。阮纯诗通过获取不同的图像媒介,并使用“蒙太奇”的手法进行创作,来源包括她自己的音频和视频记录、旧影片、明信片上的静态图像、摄影、新闻影像、好莱坞电影和民族志镜头。
 
图片
阮纯诗,《宾童龙的来信》(静帧),2015

 

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第五电影》( 2018 )将在展览期间组织的特别放映及艺术家对谈活动中呈现。此次展览由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和策展助理高良娇共同组织。
关于艺术家
图片
阮纯诗是一位电影人和艺术家,生活工作于越南河内。近期展览包括: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第九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第二十一届悉尼双年展,以及第十三届里昂双年展。2009年,阮纯诗在河内创立了一个专注于纪录片和移动影像独立机构“Hanoi DOCLAB”。

「海边影像:阮纯诗」展览

 

展期:

2023年10月29日-2024年2月25日

 

地点:

阿那亚艺术中心

 

 

 

深度体验临海的艺术生活

YIN HOTELS 为您贴心谋划

 

 

图片

 

图片

 

 

YIN HOTELS

订房电话:0335-5902 999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阿那亚社区置业中心北侧

 


THE END
天地有大美
©本文版权归“隐庐酒店”所有,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