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3月8日国际妇女节。我们不仅要赞美女性的力量与美丽,更要倾听她们的声音,感受她们在艺术领域中的独特魅力。我们与女性艺术策展人祝羽捷相约,她不仅是艺术的传播者,更是女性力量的坚定支持者。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经历了从畅销书作家到策展人的身份变化?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一起聊聊女性艺术。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年年末,祝羽捷被邀请在「Ted x武康路 WOMEN」大会上发表演讲。成为策展人已经6年有余,祝羽捷却越来越低调,朋友们也都是等TEDx演讲的报道和视频出来后,才知道她去演讲了。

 

对此,她也解释说:“尽管我主持过多次大型和小型艺术活动,但真正站在演讲台上的机会却并不多,因此我对这次邀请感到既兴奋又有些羞涩,所以之前没公开宣布——可能是不够自信。”

 

从畅销书作者到独立策展人,祝羽捷的转变历程跨度十分大,对自己也真“狠”。能潜下心去欧洲攻读艺术策展,又研读学术,对于凡事追求效率、流量至上、快速变现的当下,这样的抉择更像是一种十分old school的艺术行为。

 

6年过去,她收获颇丰,每一场展览都是对艺术理解的深化,对文化视野的拓展。她写道:“些展览,就像一块块沉甸甸的勋章,铭记着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更是对未来道路的期许与探索。

 

图片
图片
△祝羽捷受邀在「Ted x武康路 WOMEN」大会上演讲
图片
「TEDx武康路2023Women」大会,祝羽捷作为第一个当代艺术策展人的讲者,带来了关于“女性艺术家”和“女性策展人”内容的分享。她说,“策展人”这个身份带来太多五味陈杂的体验:“策划女性艺术家展览,仿佛是我的一种宿命,也是自觉的选择。
她在TEDx的演讲中这样说道:

 

“在琳达·诺克林之后的艺术世界里,她一定不会预料到,2022年威尼斯双年展艺术总监塞西莉亚·阿莱玛尼(Cecilia Alemani),她的艺术家阵容213位艺术家中,不到10%是男性,其中只有15人仍然在世。回顾双年展的历史,127年里以女性为主导的版本从未出现。甚至在由女性策展人主导的展览中,男性仍占主导地位。过去威尼斯双年展主展中女性艺术家约占10%。2019年,由英国策展人拉尔夫·鲁戈夫主导的展览首次实现了性别上的平衡。然而,在阿莱玛尼的领导下,今年的双年展主展中,大约有90%的艺术家是女性,标志着对女性艺术家在这一重要艺术盛会上更大的关注和认可。

 

“似乎在今天讨论性别显得过于流俗,但不能乐观太早,2022年的拍卖会上售出价值110亿美元的艺术品。其中,男性艺术家的作品价值达 97亿美元,而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价值略高于10亿美元:仅占总价值的 9.3%。……在这个领域,作品的销售和价值不仅仅是艺术本身,更是对艺术家、他们创作和影响力的认可和评价。因此,艺术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反映了社会对不同艺术家、不同性别和不同背景的认可程度。这种市场反馈成为衡量和反映艺术界和社会对多样性、平等和包容性看法的一个窗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祝羽捷常常被问到,为什么女性艺术家和女性策展人总会被提起性别,她也认识到其中的微妙变化,希望今后能淡化这些性别符号
女性艺术家和女性策展人,如今变得越来越重要,祝羽捷作为其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她认为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参与。
出于各种原因,艺术历史上太多出色的女性艺术家默默无闻,她们的作品鲜人知,所以,每次做女性艺术家群展,祝羽捷都觉得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的作品。每一场都是向前一步,每一步都是微小却充满意义的。”

 

“在我的策展坐标轴上,女性艺术是新艺术史的原点,爆破了既定的艺术范式和价值标准,唤起了当代艺术和社会的包容性、多元性,是对艺术正典的重新书写。”
图片
总有女性艺术家质疑为什么外界总刻意强调这是“女艺术家”,而不会对男性特意指出这是“男艺术家”。祝羽捷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从开始叫她“女策展人”,到后来有人会说她是“女性艺术策展人”,她无奈地表示:“甚至有人会问我是不是只策划女性艺术”。

 

“这是一个复杂和微妙的现象。毕竟在过去的艺术界中,男性所占的比例更大,艺术领域也更多地以男性为主导。这种潜在的偏见和不平等观念导致了对于女性艺术家的特殊强调。于我看来,大部分时刻人们称我为‘女策展人’是一种友好的态度,是为了强调女性在艺术领域中的存在和贡献,以对艺术界中的性别不平等进行提醒和纠正。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对女性在艺术中的认可和重视,并且鼓励更多女性参与艺术创作,促进性别平等和多样性。当然,我努力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不再需要讨论性别,而现在的经历都是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作为女性策展人,祝羽捷会更亲近女艺术家们的作品,这种亲近让她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她们的创作理念、情感表达和视角。每位艺术家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独到的艺术风格,她们的作品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每个人以其独到的方式揭示着生活的种种层面,也传递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女性经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祝羽捷喜欢与女性艺术家并肩作战的感觉,这让她充满活力
前辈女性策展人Lucy Lippard 常常在艺术家们崭露头角前就注意到了她们的才华,比如她在1966年策划的“古怪的抽象”(Eccentric Abstraction) 当时相对较为边缘化的抽象艺术领域中,一些独特而不寻常的女性艺术家。“也是我认为策展人应该做的事情,是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审美去挖掘和发现,而绝非跟风。”
2023年4月祝羽捷策划的展览《柔者成承》,以“柔”为题,却体现出了另一种“刚”。“柔者”,即柔软的物,是不同于刻板的“柔软”物品标签化女性主题。“柔”是成为对抗与对话的媒介点,也是第一次将女性与男性共同设置在同一个现场隐含女性话题的展览。

 

“承”与“柔”恰恰是女性被规定的社会特征,但女性所散发出的力量已经不仅仅是将“柔”定义为“柔软”这样简单,也可以成为两性共同表达的中间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柔者成承」和「我感知,我存在」展览现场
与柔者讲述两性表达不同,另一场展览《我感知,我存在》是更加偏向女性群体感性的表达——感知力。而“我存在”则是主流哲学语言一直在强调的,就想要探寻人类究竟为什么存在于世,或者是人和世界的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柔者成承」展览现场、「我感知,我存在」对谈现场和「雅努斯的界面」展览现场
2023年,祝羽捷还策划了两个展览,一个是《雅努斯的界面》,另一个则是在First影展策划的专题影像展。

 

“《雅努斯的界面》也是我在策展轴上另一个索引点,进入行业的第七年,策展这个技能已经成为我的工作和方法论,不做的时候就好好擦拭,上手之时就让它如其所是。”

 

人是需要靠图像回忆的,也能靠图像想起来一些情谊,这几年因为展览,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每一次展览都可以用“情比金坚”来形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女性艺术家的不同视角不同手法,是过去和未来艺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2016年,祝羽捷在英国求学期间,Tate Modern宣布由Frances Morris担任其历史上的首位女性馆长。对于像她这样对艺术充满热爱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求学的时光,我一次又一次去Tate Modern,参观Georgia O'Keeffe、Mona Hatoum、Louise Bourgeois、Agnes Martin、草间弥生等女性艺术家个展;在体系庞大的美术馆收藏中,我不断去看Rebecca Horn、Eva Hesse、Cindy Sherman等女艺术家的作品,这些展览展示了不同国籍、不同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的女性艺术家作品,强调了她们在当代艺术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贡献。
作为女性策展人的路还很长,也会面对更多的未知和挑战,但此刻的祝羽捷心态却又无比坚定和坦然。

 

人生纯属偶然,选择做什么,选择长成怎样的自己,偶然之后没有回头路。从作家转行做策展人,也算是对自我的另一种发掘。这样的转变似乎是必然,也是自然而然。“有天在家整理抽屉,翻到了自己上海作协的作家证件,已过去很多年,像古董,像文物,照片模糊得像当代艺术,会唏嘘青春的不再,唏嘘如今的脸已经粗粝许多,唏嘘第一本书的出版已经过去十余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前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实最初回国做展并不顺利,从一个小小的标签到巨大的装置运输等,都必须是祝羽捷和团队一点一滴完成
回国做展览其实并不顺利,这不像在学校做展览,导师和学校可以帮忙联系好美术馆,甚至安排好每次开会的时间。“我最初的展览是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策划的,美其名曰‘艺术现场’,其实是没有资金也没场地资源,不过也是借鉴了英国许多艺术家工作室的‘开放日’概念,只是增加了策展性。”

 

“我要做的是女艺术家群展,方案写好了,四处碰壁,大多数美术馆的男馆长表示没有兴趣,也找不到赞助。曾经我所做的一切似乎总是能得到支持,然而,偏偏一场女性艺术家群展策划却困难重重。

 

后来听说一个新的艺术空间,主理人是女性,她愿意免费提供场地,但是艺术品运输、保险、布展、宣传等开销就要全部靠自己。“从小没有为柴米油盐操过心的我,彻底变成了‘贫穷策展人’,领略到了在财务上的辛酸。仅有的一万块赞助买完保险和物料就没有了,剩下的我就自己掏腰包。前几次的展览都是贫困策展人的体验,拮据的财务支持总是不尽如人意。我坚持展览是公益性质的,不收取门票,只是希望能让更多人来参观。

 

但从第一场展览顺利进行后,她陆续开始收到来自不同美术馆的邀约,她策划的女性艺术家展览开始走进男性馆长的空间,离开一线城市,到了更远的美术馆。展览的主题是成长性的议题讨论,从最初女性与身体、女性与空间,到女性与形式主义、女性与媒介,问题的疆域不断在拓展。

 

图片
有一段时间,她坚持早上不使用手机,全用来读书,然后发现这样工作效率真的高了不少。现在虽然有时忙起来会打乱节奏,但能坚持的日常仍在继续。“可能我的现实生活,要比很多人想象中的无聊呆板,但这是让我踏实生活的唯一方式。

 

她某些程度上依靠日常的秩序感来维持情绪稳定,也以此来确保事情在安全范围内进行。

 

“首先,这些习惯通过重复的行为和可预期的结果,为我们的潜意识提供了稳定性和安全感。其次,我们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受到日常习惯的影响,而这些情绪又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坚持日常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冲动行为,这些冲动行为往往会导致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她对简洁、专注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这不是逃避,而是为了确保自己不被无休止的信息流淹没,能够保持思想的清晰和内心的稳固,构成了她生活的某种主心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祝羽捷自己是“书痴”,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她也专门策划了一个女性文学主题的展「当她朝文学出发」
我们也谈到旅行和远方,祝羽捷心态已经放到非常平静。可能她现在的快乐来源,更在于女性艺术家展览带来的正向回馈。

 

“这两年我发现自己对许多事情的热情渐渐淡去。每当思及远行,心中总是感到一丝犹豫,若非有朋友或工作的牵引,我早已不再像往昔那般主动规划旅程。”

 

这个时代,似乎正在经历着“策展人”身份的泛滥,规范文化缺少,这也就意味着“策展人”权力的式微,充满不确定性。

 

策展人这个身份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以往的所有经验都指向了这一工种,所有的看起来无关的知识都有助于我面对综合复杂的艺术世界,也让我理解了策展人这个文化构成性存在。艺术史正在向前,自反性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新的展览形式不断出现且推翻自身,作为策展人,我能做的也许就是孜孜不倦地去鲜活的艺术现场实践,在那里实现自己、颠覆自己、超越自己。

 

图片
△由苏芒出品,祝羽捷担任艺术顾问的女性艺术展「柏拉图的阶梯」即将亮相北京798艺术区
策划/宿心集
文字/陈稳、祝羽捷
编辑/陈稳
设计/沉山泥
图片/祝羽捷
© 四川宿心酒店管理集团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联系授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