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翻系列,随意观看,轻喷即可

 

 

 引言-英国设计

 

说到英国设计,人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或单一的形象来形容它。

 

有人以捷豹汽车(Jaguar car)、巴宝莉(Burberry)雨衣、威廉·莫里斯的纺织品来概括英国设计,认为非常经典、高贵清雅;有的则用马尔科姆·伽列特( Malcolm Garrett, 1956- ) 刺目的海报设计、薇薇恩·韦斯特伍德( VivienneWestwood, 1941- )那些充满庞克元素的时装来总结,认为英国设计非常狂放、叛逆不羁。

 

其实,英国设计所包含的这两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特点,正反映了英国社会本身的多元性。在保守的上流阶层的品位与伦敦街头年轻人不拘一格的创意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戏剧化的巨大差别,它们正好表现出战后英国社会面临的剧烈动荡和变化。

 

 

对于薇薇恩·韦斯特伍德的时装设计,评论几乎是两极分化的,既有责之为“乖张、不着边际、根本没法穿”的,也有赞之为“精彩的、颠覆性的、具有难以想象的影响力”的。虽然一直处于评论界的风口浪尖上,但这位英国女爵士,却毫无争议地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时装设计师之一,战后英国时装界的关键人物。

 

薇薇恩·韦斯特伍德的设计生涯从1970年代初开始,她和原英国庞克音乐传奇人物马尔科姆麦克拉伦( MalcolmMacLaren, 1946-2010)一道, 带起了“庞克”风潮,另辟“反时装”(anti-fashion)的蹊径。当时,她的设计主题是一些借鉴了1950年代风格的摩托骑士皮外套,广泛地采用皮革或橡胶的“绷带”,以及扣环、肩带、链条或拉链作为装饰。

 

1980年代里,薇薇恩·韦斯特伍德的服装转向比较浪漫、怀旧的方向,1981年推出的“海盗系列”( PiratesCollction),掀起了一场1980年代的亚文化风潮。

 

她在巴黎开设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时装店,并很快就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尤其是在1980年代中推出的迷你蓬裙(Mini-Crini),以维多利亚时代的怀旧和现代拜物教的混合体的面貌出现,将过去和现在混杂在一起,将主流价值和颠覆战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她一直持续到20世纪终结的创作特点。

 

薇薇恩·韦斯特伍德非常成功地保持了自己独立于高级时装圈子以外的创意者身份,却同时保持着对于世界时装界巨大的影响,2006年,受封为爵士。同时,利用通过时装建立起来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她还积极关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社会议题,这位时装界的革命者,一如既往地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英式文化素有“适度与折中”(moderationandcompromise)的传统,由此而衍生出英国设计的一个突出特点:兼容并蓄。

 

许多前卫的时尚潮流诞生在这里,并发展成主流,同时却依然保持着锋芒毕露的棱角,一些由艺术家、设计师发起的惊世骇俗的创意尝试,虽然令中产阶级震惊不已,却能够很快地流行开来,并成为不仅在英国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审美范式。

 

一些在其他地方似乎是严重对立的风格取向,比如新与旧、低级与高端、粗俗与优雅、欧洲风范和异国情调等等,在英国不但可以并存不悖,还可以相互促进各自的发展。突出的例子包括1950年代的独立集团(IndependentGroup,简称IG )、1960年代的“阿奇格莱姆”(Archigram)和“超级工作室”( Superstudio )等前瞻建筑师们,1970年代的“庞克”运动等等。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英国得以将其社会组成和政治结构中长期存在的双极性的特点,转化为创意的灵感,转化为一种新型的另类的美。理性经济基础、结构工程传统、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造就英国设计这样一种独特创造力的三个重要因素。

大批量生产的概念最先发萌于英国,早在18世纪,约西亚·韦其伍德已经将他的陶瓷产品分为两个不同种类——低端的、 大批量生产的平民用品,以及高端的限量生产(甚至是单套生产)的皇家或贵族用品。英国是世界上最先推行和实现机械化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先认识到机械化生产的局限性的国家。

19世纪下半叶,面对工业革命的滚滚洪流,“好的设计”和机械化批量生产一度陷入势不两立,形同水火的境地。威廉·莫里斯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认为,只有发扬手工艺传统才能生产出美的、诚实的产品来,指责工业制造是违背自然的魔鬼和丑陋的制造者。

一场最早的关于机械化生产的局限性和发展潜力的大辩论就在英国展开,通过这场辩论英国人认识到,好的设计应该从传统手工业和现代化机械生产这两方面来汲取能量。

在英国,结构工程被看作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有关设计和制造的科学和艺术,不论是建造房屋、架设桥梁,都需要做到既有好的功能,又经济适用,同时还要美观优雅。

正是缘于这样的传统和意识,才会有诺尔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詹姆斯·斯特林、扎哈·哈迪德这样一大批世界级的建筑大师,通过与彼得·莱斯(Peter Rice,1935-1992) 等极具创意的工程师的合作,在世界各地设计和建造起这么多叹为观止的现代建筑来。

英国优秀的工业产品设计师们,例如菲利普·文森特( PhilipVincent,1908-1979)、詹姆斯·戴森、约纳森·艾佛等人也都拥有将科学技术应用到产品设计上去的高超能力,他们设计的那些概念创新、结构大胆的摩托车、吸尘器是这种独特的英国传统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薇薇恩·韦斯特伍德

 

不可否认,Vivienne Westwood是塑造了当代时尚的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事实上,可以说是她一举开创了整个当代时尚——毕竟,是她和她的搭档Malcolm McLaren在1981年举办了第一场秀后,将“T台时尚是高级资产阶级的专属追求”这一观念一刀毙命。

 

那时,青年文化在高级时尚领域还没立足之地——至少不够直接。但通过“Pirates”这一季,Westwood不仅在她那个时代带来了青年文化中的DIY和朋克精神,也影响了那些追随她脚步的设计师——Jean- paul Gaultier、Jean de Castelbajac、Ann Demeulemeester、Walter Van Beirendonck、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Raf Simons、Rick Owens、Jun Takahashi和Takahiro Miyashita。

 

那一季和她后来所有作品现在都被编进了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巨著:《Vivienne Westwood: Catwalk》,有评论家Alexander Fury撰写的热情洋溢的序言,以及Westwood和她以前的学生、后来的丈夫、过去30年来的联合设计师Andreas Kronthaler撰写的简短自传。这本书的序言很符合Fury有料的才华和专业知识,十分详尽且有理有据,尽管一些说法可能具有争议,比如80年代中期“拥护被剥夺权利的女性”;我无法想象有人会通过出售昂贵的时装来支持她们,也无法想象这样做的人会引发政治上的变革。

 

 

 

McLaren在Westwood的职业生涯中是不可或缺的,有一说一,因为Westwood竭尽全力抹去了他对这个品牌的创造性贡献。这在其他有些方面也得到体现,比如1983年Westwood首次与艺术家Keith Haring进行时尚合作,这是McLaren 通过他在纽约的人脉促成的。Gaultier后来那件著名的锥形胸衣也可能是借鉴了他的主意,至少根据去年出版的McLaren传记来看是这样。

 

Westwood的自传伴随本书而来的是一系列容易被遗忘的小插曲。接下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秀场列表,包括照片和描述(也是由Fury写的)。在这里,文本再次尽其所能地减少提及McLaren对早期系列的贡献,尽管这些都很重要。这一点在Westwood和McLaren一分手、品牌风格就转向复古主义上尤为明显。如果苛刻点说的话,可以说,McLaren(在当时)用新的想法把Westwood(的目光)留在了当下,使服装变得与他们周围的文化息息相关。就连“Pirates”这一季也只是在表面上挖掘历史。

 

 

 

 

Westwood转向挖掘英格兰风格及其更早的过去可能是与McLaren决裂有关,他也对Westwood(这个曾经是他生命中第一个冲动想“做运动”的女人)没有特别高的评价,但这样才更真实。甚至Westwood品牌源自Harris Tweed Authority的ORB乌托邦星球(俗称土星)标志也是窃用了他的想法,Westwood在McLaren离开后的时装秀中才广泛使用了这种面料(意思相当于:在他还在的时候她不用Harris Tweed的粗花呢,说明她那时对其没多大了解和兴趣,即使这是品牌Logo的源头,进一步说明这个想法的源头不在她)。

 

但这些都不能抹杀Westwood的才华和成就。Fury公正地指出,她自己制作衣服的能力——不像今天的许多设计师——对她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这让她可以自己对裁剪和廓形反复尝试,而不用求助于雇佣的样板师。尽管她经常引用历史,但她做的衣服很有自己的特色,按照她的意愿和异想天开来改变版型。

 

 

 

然而,随着McLaren对品牌的影响迅速消退,她重拾了她对上层阶级的喜爱,她的秀场标题包括“Salon(沙龙)”、“Grand Hotel(大酒店)”和“Cafe Society(咖啡公社)”——这些都是朋克所厌恶和反对的。尽管她经常玩弄历史主义——让它变得性感甚至下流——但到90年代初,她的作品变得唯我主义,缺乏年轻的英国天才譬如Alexander McQueen和John Galliano所展示的那种参照时代精神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引用历史。这可能是我对那个变成了贵妇的朋克最不满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最好的时尚依然是紧抓时代精神的。回顾历史是一件有趣而美好的事情,但Westwood并没有对当前的文化做出任何评论,而且她肯定也无法做到。也许这就是到了2000年,Westwood的影响力逐渐消失了——她从反思(不,她没有定义)文化,变成了一个在历史主义和自我参照的沙盒中自娱自乐,把自己赶出朋克文化的人。

 

 

幸运的是,2000年后,她放弃了锦缎、格子呢和粗花呢,她的服装变得更加单色调,而廓形仍然带有历史主义的痕迹,这些都悄然地产生了一些最有趣的设计。在10年代中期,也许她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她重新发现了自己对行动主义的热情,首先是政治上的,后来是气候变化,尽管我担心她那宣扬口号的形象已经盖过了她的时尚。尽管如此,她对时尚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这本600多页的大部头巨著堪称一份精彩的历史文件。

 

 

 

 

 

 

附:

在《Vivienne Westwood:Catwalk》中

Alexander Fury的序言

 

Vivienne Westwood无疑是20世纪后25年中最重要的时装设计师,她对设计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1世纪。这位80岁老者的创作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衣服,还影响了整个文化:作为20世纪70年代朋克音乐人形象的主要设计师之一(比如Sex Pistols),她不仅定义了一个时代,还塑造了随后几代人对周遭世界的审美和意识形态反应。

 

一件印着“Destroy”标语的T恤。想表达的显而易见:对现状的破坏。“这是关于粉碎所有的价值观,”她后来谈到这场朋克运动时说。“这是一个如此残酷、不公、管理不善和腐败世界的所有禁忌。”她还是个朋克。

 

 

Westwood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一种与传统作斗争的、永不满足的欲望影响。她经常引用哲学家Bertrand Russell的话:“道统是智慧的坟墓。”她曾补充道:“如果你只是因为每个人都相信某件事而认为它是对的,那你就失去了思考。你必须考虑到其他观点,然后自己做决定。”现今,她和她的丈夫、30年的创意合作伙伴Andreas Kronthaler一起设计,她继续着与预期和道统作斗争,以她自己的想法。

 

这种观点是Westwood的作品一直如此杰出的原因:她对整个世界、对历史、艺术、政治和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送一个“哦”字自行体会),这常常反映在她的对话和时装系列中。在时尚生涯开始之前,她最初学着成为一名教师,教了五年的幼儿。时至今日,她仍然不断地寻求并传授知识,通过她的言语和设计告诉你一些事情(再送一个“哦”字自行体会)。她对印花T恤的喜爱在于它的简单,既作为一个纯粹的设计例子,又作为一个信息的公告牌。她用它来制造朋克口号,鼓动大众破坏现状;颂扬高雅文化的早期大师画作;最近,她的环保口号反映了她对地球状况的担忧。当你和Westwood交谈时,你问的问题很少,得到的回答却很长。

 

Westwood从源头上研究时尚的历史,而时尚的历史让她着迷。然而,如果她曾经关注过现代时尚——考虑到她的作品总是显得多么独特,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这只是在对抗它,挑战人们对现代性和美感的观念。当趋势转向极简主义时,她设计了丰富过度的巴洛克风格;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尚界希望女性看起来有力量、有男子气概、富有,她则拥护被剥夺了自由选择权利的女性,展示了柔软的曲线和圆肩的服装,宣称:“在意大利,人们用昂贵的布料,让服装看起来很无聊,但我用最基本的布料,让它看起来永恒。他们只是不明白我在做什么。”

 

原文链接:

Eugene Rabkin ——

VIVIENNE WESTWOOD: CATWALK》  ​

Alexander Fury ——

Vivienne Westwood: 40 years of punk, politics and… - The 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