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大半个月的成都又开始热闹起来,甚至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21成都双年展,毕竟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的艺术双年展。
成都双年展·超融体
用艺术打造栖居的“公园城市”生态场景,开启探索生活美学的新路径,展现艺术与城市发展交融并茂的大美格局。

双年展为成都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构筑社会美育的家园。以天府艺术公园作为“体”,以成都双年展为“用”,简言之就是公园为体,展览为用。但这个“用”是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文化之用、审美之用。


艺术作品与美术馆建筑及整体环境交相呼应,相互赋能,将为成都的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和创造力。


什么是双年展
顾名思义,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型美术展览形式。
多以城市为主体举办,具有学术性、大规模和国际化的特点,是展现举办国家艺术创新发展成果、打造国际艺术交流平台的文化盛事,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水平的综合体现。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文化体现。

什么是超融体
本次总策展人范迪安是这么定义的:超融体就是力求从全球与在地、城市与精神、观念与技术、时尚与创新、生态与美学、传统与前卫、民族与文明等时代议题出发,通过展览的形式实现跨领域、多维度、高层次的超级融合与联通。


展出看点
本次展览共邀请了海内外272位艺术家参与
覆盖全球35个国家与地区
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海外艺术家有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英国)
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英国)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冰岛-丹麦)
徐道获(Do Ho Suh,韩国)
卡塔琳娜·格罗斯(Katharina Grosse,德国)
诸泉茂(Shigeru Moroizumi,日本)等
国内知名艺术家有徐冰、张晓刚、曾梵志、宋冬、苏新平、展望、刘建华、梁绍基、曹斐等

8个展出主题

涵盖不同文化背景下多样的艺术类型,形成交融共生、相互对话的视觉景观,促进艺术思想的高层次互动

从城市遗产保护到城市更新,从社区文化到景观建筑,从城市功能到智慧生活,艺术创作不断介入城市空间,唤醒城市功能,包括对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的改造与优化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为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连接形成了智能的共振

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相互交融的理念出发,呈现艺术家最敏感的思考和最具活力的创意。艺术在时尚和设计的语境中重生并焕发新的活力,共同呈现了全球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面向

聚焦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危机,构建生态共同体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生态艺术领域的许多作品,为构建生态文化、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策略性方案

以文化遗产的活化、工匠精神的传承、意匠的创新为展示重点,以全球视野反观本土传统,使传统工艺在当代创作的语境下实现再生

通过多民族主题的艺术创作专题展,回望历史进程,歌颂民族团结,赞美时代发展的伟大成就

全球美术院校联展,邀请全球知名艺术院校的学生参展,对最新的美术教育理念和前沿学术话题展开探讨,分享美术教育的创新实践,共同构建未来艺术教育全新模式,从而形成智慧碰撞、多元发声、合作共赢的全球艺术教育共同体
17个平行展
布于全成都市的多个艺术机构空间,共同打造艺术城市氛围。
平行展将为青年艺术家与策展人搭建平台,注重本土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参与的广泛性与积极性,共同呈现多维度、多领域、多层次的融合与互补。同时,展览期间还将推出讲座、公教等丰富多彩的系列配套活动。









看展攻略
展出时间
2021年11月6日—2022年4月6日
每周二至周日10:00至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全天闭馆(法定节假日开闭馆时间另行通知)
展出地点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艺术馆)
展出门票
免费,需提前在“成都市美术馆”公众号提前一天预约
其他提醒
1、进入场馆观展,请您佩戴好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行程绿码、身份证件或预约码,并扫场所码、体温检测后,方可入馆观展
2、禁止在展馆内吸烟、吃东西、饮水、跑动、打闹、大声喧哗、禁止携带宠物进入场馆